云端盛宴!江苏文明实践 “苏超” 开启全民共享新范式
在江苏大地,一场跨越地域与时空的 “云端足球狂欢” 正以数字化之力重塑体育与文明实践的边界。自 6 月 20 日江苏文明实践云平台推出 “苏超” 专区以来,全省 129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的大屏前,城乡居民通过 “指尖滑动” 即可畅享赛事激情与文化魅力的深度融合,日均访问量突破 50 万人次,真正实现了 “赛事触手可及,文明浸润人心”。
bsports必一体育一、数字基建赋能:构建全场景观赛生态
“苏超” 专区以 “7×24 小时赛事直播 + 特色文旅资源展播” 为核心,构建起四大功能矩阵:中央主视觉区实时呈现赛场风云,“对阵日程表” 精准推送赛事信息,“水韵江苏” 板块串联全省 13 城文旅地标,“苏超精选” 则汇聚网络热梗与文化创意内容。这种 “赛事 + 文旅 + 社交” 的立体架构,让观众不仅能捕捉每一个进球瞬间,更能通过 “云游” 苏州园林、扬州瘦西湖等景区,沉浸式体验 “足球激情 + 城市精神” 的双重魅力。
技术创新成为破圈关键。AI 算法深度介入内容生产,70% 的传播素材由普通用户通过智能工具生成,如南通球迷用 AI 混剪球员动作与苏州评弹,创造出 “古典与现代碰撞” 的视觉奇观;盐城将麋鹿与项羽形象融入赛事动画,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。这种 “全民创作” 模式,使抖音话题 #苏超联赛# 播放量突破 70 亿,年轻用户占比达 40%,彻底打破传统赛事的传播壁垒。
二、文明实践升级:从赛场到生活的价值传导
“苏超” 不仅是竞技舞台,更是文明素养的 “考场” 与 “熔炉”。南京与淮安比赛后,数万名观众自发清理垃圾,“最帅捡垃圾姿势” 成为网络热梗;扬州泰州对阵中,球迷不分阵营为运动员喝彩,展现 “苏大强” 团结精神。这种文明自觉源于江苏深厚的文明土壤 —— 全省 13 个设区市均为全国文明城市,8 个县级市新入选,总数居全国前列。
赛事主办方顺势而为,将环保袋、纪念徽章作为文明观赛奖励,并通过 “AI 人脸识别 + 智能灯控” 优化观赛体验。苏州湾体育中心引入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巡逻,南京奥体中心的 AI 导览机器人提供实时服务,科技手段与人文关怀的结合,让文明实践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共创。
三、文体旅融合:激活万亿级消费蓝海
“苏超” 如同催化剂,催生 “体育 + 文旅 + 消费” 的乘数效应。全省联动推出超 60 场主题促消费活动:持观赛票根可免费游览天平山、上方山等景区,美团发放 2000 万元消费券,支付宝 “碰一碰” 支付随机立减,常州恐龙园 IP 玩偶 3 天预售破万,徐州汉文化文创销售额增长 70%。银联数据显示,赛事带动 6 个主场城市异地文旅消费增长 14.63%,预计整个赛季将创造超 3 亿元综合经济效益。
文旅资源的深度整合更显巧思:南京对淮安游客开放免费景区,盐城推出 “观鸟 + 观赛” 套餐,镇江将香醋文化与赛事动画结合,形成 “一赛一景一特色” 的全域旅游格局。这种 “以赛促旅、以旅兴城” 的模式,使 “苏超” 成为江苏 “人文经济学” 的生动实践。
四、未来图景:技术驱动下的文明新形态
展望未来,“苏超” 将持续深化 “科技 + 文明” 融合路径。AI 技术将进一步渗透训练场景,运动姿态分析系统实时纠正球员动作,运动损伤预测系统构建健康防线;虚拟现实(VR)技术将打造 “元宇宙球场”,让球迷通过沉浸式设备体验 “云端观赛”;数字孪生技术则可模拟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,实现 “一场赛事,十三城风貌” 的立体呈现。

正如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魏志刚所言:“AI 不是冰冷的工具,而是连接体育、文化与大众的情感纽带。” 从线上内容共创到线下文明实践,从赛事流量变现到城市形象提升,“苏超” 正以数字化之力,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江苏样本。这场 “云端盛宴” 不仅是体育赛事的创新突破,更是数字时代文明传播范式的深刻变革 —— 当竞技激情与文化魅力在云端共鸣,当科技赋能与全民参与形成合力,江苏正以 “苏超” 为支点,撬动文明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双重跃升。